<p id="z9px9"><b id="z9px9"></b></p>
<noframes id="z9px9"><span id="z9px9"><span id="z9px9"></span></span>

    <form id="z9px9"></form>
      <form id="z9px9"><nobr id="z9px9"><th id="z9px9"></th></nobr></form>

        <noframes id="z9px9">

        <noframes id="z9px9">

          <address id="z9px9"></address>

          什么是機芯頻率以及為什么它在制表業中很重要?

          我們提供了許多不同的鐘表編號和手表規格;這是我們的特色:表殼尺寸、復雜性以及生活中的所有美好事物。但有一個數字我們經常會掩蓋,也許我們不應該這樣做,這個數字對于時計的計時性能來說與指針一樣重要。我當然是在談論手表和運動頻率。

          什么是機芯頻率以及為什么它在制表業中很重要?

          手表機芯的頻率是多少?
          如果您曾經瀏覽過手表的規格,并看到一些以 vph/bph(每小時振動/每小時節拍)呈現的荒謬數字,或者在相同空間中以 Hz(赫茲)顯示的小得多的數字,那么這就是手表的頻率。但這實際上意味著什么,更重要的是,它為什么重要?
          1675 年發明擺輪游絲的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Christiaan Huygens) 的原圖。
          如果這有點太基礎了(我的意思是跳過幾段),請阻止我,但每塊手表的中心都是一個振蕩器;如果我們采用通常的、過度夸張的比喻的話,它就是跳動的心臟。振蕩器只是以恒定速率前后移動的一點。在大多數手表中,這是反復卷繞和展開的擺輪游絲。在石英表中,當電流通過時晶體會振動。兩者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完全相同的功能。

          什么是機芯頻率以及為什么它在制表業中很重要?

          因此,運動的頻率是該振蕩器每小時來回運動的速度。如果您翻轉手表(前提是您有展覽底蓋),您應該能夠看到擺輪游絲的移動。計算它卷繞或展開的次數,乘以 60,就得到了它的頻率。簡單的。
          2008年,歐米茄發布了Si14擺輪游絲,以抵抗磁力、減少偏差并提高計時穩定性。
          我更喜歡用每小時心跳數 (bph) 來表達頻率,主要是因為前面提到的心臟比喻,但也因為它聽起來比每小時振動數 (vph) 更容易理解。您還可能會看到它以更技術性的赫茲或赫茲表示,這是天平進行的完整振蕩(前后振動的組合)的數量。如果 bph 是“滴答”數,則 Hz 是“滴答”數。要得到它,請將 bph 除以 60 得到每分鐘的運動次數,然后再除以 60 得到每秒的次數,然后再將其減半得到赫茲。從鐘表數學的角度來看,這一切都相對簡單。
          為什么頻率很重要?
          芝柏的 Neo Constant Escapement 游絲
          那么為什么這很重要呢?顯然是這樣,否則我不會專門用這些篇幅來討論它。嗯,當它將原始能量轉化為有規律的運動時,頻率就歸結為時間的動力學表示。發條盒中上緊的主發條將能量傳遞至擺輪游絲,擺輪游絲通過振蕩來鎖定和解鎖擒縱機構,從而使能量定期流入手表的其余部分及其齒輪系、指針和其他指示器。發生的次數越多,您劃分時間的單位就越小,您的手表就越精確。

          什么是機芯頻率以及為什么它在制表業中很重要?

          至少,這是根本原因。更快的行動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那就是對外部力量更有彈性。如果慢跳天平暫時失去平衡并錯過一個節拍,這比快跳天平的情況要嚴重得多。這意味著當談到純粹的計時性能時,您需要更高的頻率。那么為什么有很多高端制表商專門選擇較慢的 bphs 呢?
          Garrick S2 Deadbeat Seconds MK2 18,000 vph/bph (2.5 Hz)
          嗯,較高的頻率往往意味著較小的游絲,較低的頻率意味著較大的游絲。這就說得通了;與大彈簧相比,小彈簧卷繞和展開所需的時間更少。然而,問題是雙重的。在計時方面,更快的頻率需要主發條提供更多的能量,從而更快地耗盡動力儲備。每小時振動 36,000 次的手表與每小時振動 21,600 次或更少的手表之間的能耗差異顯然是巨大的。
          還有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游絲越大越好看。 Kari Voutilainen 或Garrick等品牌將超大擺輪融入其手表的實際功能中,看起來非常光彩奪目。另一方面,Grand Seiko Hi-Beat卻給人一種瘋狂和恐慌的感覺。然后是Zenith 的 LAB Defy及其全運動寬度振蕩器,這給了我一些安慰。這無疑是一種新穎、創新的創作,但聽起來就像裝滿了蜜蜂的箱子。

          什么是機芯頻率以及為什么它在制表業中很重要?

          頻率有多重要?
          Zenith Defy Skyline 計時碼表,振頻 3600 vph/bph (5 Hz)
          最后一個問題是棘手的部分,因為雖然頻率是手表運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因素。除非在極少數情況下(例如具有恒力機構的手表),否則精度會隨著擺輪供給的動力減少而下降。這就是所謂的等時性,這就是為什么即使是自動手表,如果希望走時準確,在佩戴時也應該上發條。事實上,手表在手腕上的位置和方向也會對其性能產生影響。
          這些都是才華橫溢的制表師可以考慮和補償的事情,在不同位置調節機芯并利用其他方法(例如前面提到的恒力機構)來考慮等時性。即使使用較慢的跳動機芯,這些機芯也可以比高頻數字更準確,而無需過多關注。在大多數情況下,頻率是可以補償的。
          真力時 El Primero 3600 機芯,振頻 3,600 vph/bph (5 Hz)

          什么是機芯頻率以及為什么它在制表業中很重要?

          房間里的大象是,到目前為止我們一直在討論只顯示時間的手表。然而,高頻機芯至關重要的一件事是計時碼表。在日常生活中,十分之一秒并不重要,但當你為比賽計時時,這就是一切。大多數手表中的分鐘時間劃分只會導致秒針更加平滑,而在真力時 (Zenith) 或泰格豪雅 (TAG Heuer) 等品牌中,它創造了一些極其精確的秒表,測量精度可達 1/100 秒。對于大多數手表來說,頻率是一個有用的規格。在計時碼表中,它是徹頭徹尾的決定性的。
          歐米茄 3861 機芯,振頻 21,600 vph/bph (3 Hz)
          否則,這一切實際上都取決于特定制表師想要實現的目標。 Grand Seiko 是高頻機芯的典范,擁有出色的 Hi-Beat 系列,追求日常精準度和流暢的秒針;另一方面,天梭使用 Powermatic 80,這是 ETA 專門以較低頻率開發的機芯,準確地說是 21,600 vph/bph (3 Hz)。
          泰格豪雅 Mikrotimer 計時碼表,振頻 360 萬次/小時 (500 Hz)
          歐米茄介于兩者之間,經過多年的測試,確定喬治丹尼爾斯設計的同軸擒縱機構的完美頻率是 25,200 vph/bph (3.5 Hz)。 TAG Heuer(泰格豪雅)的 Mikrotimer 計時碼表專為計時 1/1000 秒而設計。是頻率嗎? 3,600,000 次/次/小時 (500 赫茲)。
          因此,簡而言之,頻率很重要,并且是手表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這只是眾多因素中的一個,根據跳動的頻率來選擇手表就像是只看動力儲備而不考慮其他因素來選擇手表一樣,你絕對不應該這樣做——如果只是因為每秒跳動的頻率為 32,768 次,那會總是引導您走向石英。

          原創文章,作者:N廠手表,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asakawaran.cn/9834.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8日 下午8:57
          下一篇 2024年4月18日 下午9:02

          相關推薦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返回頂部
          一级毛片完整版